
这件事得从10月2日说起,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在记者会上明确表示,如果美国真的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巡航导弹,俄罗斯将采取适当的反制措施。这番话并非空口放话杠杆配资平台,背后有着明确的背景。就在不久前,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曾正式向美国政府提出请求,希望能获得射程达到1600公里的战斧导弹,以便能够打击俄罗斯境内的目标。佩斯科夫还提到,美乌之间的情报共享本就非常频繁,特别是通过互联网实时交换数据,这早已不是新鲜事。值得注意的是,情报共享并非空口无凭,最近有报道指出,美国已经协助乌克兰锁定俄罗斯的关键能源设施,比如炼油厂等重要目标。
事实上,这一系列动作可以追溯到9月底。泽连斯基在9月26日访问白宫时,亲自将请求文件递交给特朗普政府。虽然特朗普并未立即做出决定,但副总统万斯在9月28日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确认,这个请求正在评估之中,并且可能涉及到其他军事援助的内容。万斯虽然表示最终决定权在总统手中,但也承认泽连斯基的请求正在讨论之列。俄罗斯对此反应迅速,佩斯科夫立即指出,如果乌克兰获得这种导弹,它就能够攻击俄罗斯境内深处的目标,意味着局势会迅速升级。他还表示,媒体上的相关报道并非凭空捏造,莫斯科始终在关注华盛顿的每一个举动。
展开剩余72%同一天,普京也在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年会上发言,表示如果美国真供给乌克兰战斧导弹,这将毁掉俄美关系中刚刚露出的一丝曙光,甚至可能引发新一轮的对抗升级。普京强调,乌克兰若没有美国军方的直接支持,根本无法使用这种高级武器,这等于是将美国直接拉入战争。他还反击了特朗普此前称俄罗斯是“纸老虎”的说法,转而问道,北约算什么?虽然普京的话语带有挑衅意味,但他着重强调的还是战斧导弹的问题,警告这一步将会改变局势。俄罗斯的立场很明确:战斧导弹不同于普通武器,它能够打击到俄罗斯的后方,直接威胁到本土的安全。
回顾去年,乌克兰曾使用美国提供的ATACMS导弹和英国提供的风暴阴影导弹打击俄罗斯境内的目标,当时普京下令用高超音速导弹进行报复。如今,战斧导弹的射程更远,至少能覆盖2400公里。如果乌克兰获得这种武器,意味着它可以打击更多俄罗斯的能源设施,尤其是黑海沿岸的相关设施。最近,俄罗斯在乌东的战线推进顺利,10月2日又有报道显示俄军在多个方向取得了进展,而泽连斯基则高调宣称与美国达成了大规模武器协议。虽然协议的细节尚未公开,但其中的导弹部分仍然没有明确。佩斯科夫则在记者会上泼了一盆冷水,表示无论是否提供战斧导弹,乌克兰前线的局势不会因此发生根本变化,乌克兰并没有什么“灵丹妙药”。
事实上,美国对乌克兰的情报援助早已展开。10月1日,《华尔街日报》报道指出,美国将为乌克兰提供专门针对俄罗斯能源目标的远程打击情报。这并不是首次,美国和乌克兰之间的情报共享早已是常态,莫斯科也清楚这些信息通过线上渠道传递,帮助乌克兰的打击变得更加精准。设想一下,如果俄罗斯的炼油厂被摧毁,那无疑会给俄罗斯的经济带来更大压力,同时前线的补给线也会遭遇困难。佩斯科夫再次强调,这类情报合作并非空穴来风,莫斯科有自己的渠道掌握着这些信息。
泽连斯基的请求并非临时起意。自从去年夏天乌克兰发起反攻以来,尽管付出了不小的代价,但效果远未达到预期。现在,随着冬季的临近,基辅希望借助远程武器来缩小与俄罗斯的差距。特朗普政府上台后,美国的援助政策出现了一些变化。副总统万斯在访谈中表示,正在对多项方案进行权衡,其中就包括导弹购买计划。然而,俄罗斯显然不买账,佩斯科夫警告说,这样做将让北约和俄罗斯的对抗更加直接。去年普京就曾表示,北约对乌克兰的援助相当于与俄罗斯处于交战状态,而一旦提供战斧导弹,这种说法也将更加站得住脚。
冲突的根源依然是领土和安全问题。俄罗斯希望国际社会承认其在特别军事行动中占领的乌克兰领土,但基辅和欧洲盟友坚决拒绝。莫斯科也明确表示,战后绝不接受北约维和部队进入乌克兰,并指责乌克兰申请加入北约才是当前危机的根源。乌克兰方面则坚称,宪法明确规定领土完整不可分割,作为主权国家,它有权决定自己的安全政策,俄罗斯无权干涉。两国的对立使得谈判陷入僵局,而远程导弹的讨论成为了局势中的新变数。
最近,西方频繁指责俄罗斯进行混合战争,涉及领空侵犯等问题,但克里姆林宫则反驳称,北约的军事援助实际上已将战争带到了乌克兰。10月2日的记者会后,媒体纷纷报道这一话题,塔斯社也第一时间发布了新闻,随后被大量国际媒体转载。美国NBC和《卫报》也跟进报道,表示美国情报援助扩展至能源打击,这一举动让局势更加紧张。俄罗斯的回应并非空喊,去年使用ATACMS导弹后,俄罗斯就曾用匕首导弹进行报复。如果战斧导弹真的送到乌克兰,俄罗斯的反应预计会更加激烈。
发布于:天津市鑫耀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